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567章 博弈 (第2/3页)
坊,生意红火得很,倒比这瓷器还金贵几分?” 这话恰似针尖儿裹着蜜,刺得杨炯后背发凉,手上一颤,怀中瓷瓶险些脱手。他暗自叫苦,只道这位岳母怕是专为女儿讨个说法而来。 楚夫人见状,唇角勾起一抹似有若无的笑意:“年轻人爱吃甜的原也寻常。只是莫要错把晨露当琼浆,伤了身体。” 她指尖轻抚过瓷瓶冰裂纹,语气幽幽,“就好比这御窑珍品,看着晶莹剔透,实则碰不得、摔不得,娇贵得很,倒不如那土陶大碗来得实在,你说是不是?” 正说着,忽听得回廊传来急促脚步,郑秋一袭月白襦裙闪出门来,发间素银簪子歪歪斜斜,鬓角还沾着几缕碎发。 她见杨炯抱着瓷瓶,又瞧了瞧母亲似笑非笑的神色,顿时明白了几分,眼角眉梢染上笑意:“母亲,您怎……” “瞧瞧,你的救星可算到了。” 楚夫人白了杨炯一眼,故意将披风抖得哗哗作响,对着身旁丫鬟叹道,“到底是女大不中留,有了贴心人,便把母亲抛在脑后了。” 说罢,踩着绣鞋款步离去,留下一串意味深长的轻笑。 杨炯僵立当场,进也不是,退也不是,只得向一旁憋笑的郑秋投去求助目光。 郑秋飞了个白眼,嗔道:“杵在这儿当门神呢?既爱搬东西,怎不再去搭把手?” 话虽嗔怪,嘴角却忍不住上扬,转身便往府内走去。 杨炯三步并作两步追上去,面上满是懊恼:“今日这般唐突,实在对不住。不如我即刻回去备上厚礼,改日再郑重登门?” 郑秋闻言驻足,柳眉微蹙:“合着在你眼里,我郑家是缺那点礼的?故意说这话来堵我?” 杨炯苦笑着摊手:“实在是不知夫人今日回府,才这般狼狈。” 郑秋见他着急模样,心下软了几分,引他进了书房,温言道:“我娘就是嘴上不饶人,发些牢骚罢了,你莫要往心里去。” 杨炯虽点头应着,心中却暗自思忖:来日定要备下上等的苏绣、新贡的雨前茶,再寻几件精巧古玩,好好补上这份礼数。若教未来岳母误会,往后可如何是好?这般想着,眉间不觉又添了几分凝重。 郑秋款摆罗裙坐定,抬眼瞥见杨炯怀中抱着的汝窑花瓶,唇角微扬:“怎的,瞧你这般爱不释手的模样,要不一回儿抱回去吧!” 杨炯怔了怔,苦笑着将花瓶轻轻搁在案头,叹道:“不过是方才在别处见过三只同样成色的天青釉瓷,不想这里又撞见,只觉世事巧合罢了。” “这等开片原是周国官窑的绝技,便是在长安城里,怕也是打着灯笼难寻。你倒好,一下子见着好几件,当真是好造化。” 郑秋说着,执起狼毫继续批注账本,墨香混着案头熏香,袅袅绕着她指尖。 杨炯见她只顾着算账,愁眉苦脸道:“杕韵,我在北地那些日子,日日夜夜盼着见你。好容易回来了,你却这般冷淡,岂不让人寒心?” 郑秋头也不抬,笔尖在账本上顿出个墨点:“少在这儿说些甜言蜜语!这话哄五公主倒也罢了,来我跟前说,当我是三岁孩童不成?” “好哇!合着我一片真心,倒成了假意?” 杨炯佯装恼怒,冷不丁绕到她身后,双臂环住她纤细腰肢,“平日里给你写信最多,你倒连封回函也无。今日说什么也要好好‘检查’一番,看你这心肝儿,到底是铁打的还是肉长的!” 郑秋无奈搁下狼毫,软语相劝:“好端端的怎又胡闹起来?我这正核对着中央银行的账目呢。近来四大钱庄搅得满城风雨,幸得你先前传授的‘反洗钱’‘公权力制衡’之法,才堪堪压制住他们的嚣张气焰。如今正要筹谋,该拿哪家先开刀立威,你且莫要捣乱。” 杨炯一听事关要紧,忙搬过绣墩在她对面坐下,执起她素手认真道:“这有何难?田伯光跳得最凶,前番勾结皇太后炮制学子案,近日又联合小钱庄做空中央银行利率。这般目无王法,不拿他开刀,难不成留着过年?” 郑秋闻言,忽而敛了笑意,目光如电般扫向他:“我且问你,你与田甜又是何干系?” 杨炯一时愣住:“这……” “这什么这!” 郑秋甩开他的手,柳眉倒竖,“你可知我掌